巴沙尔垮台一年后,叙利亚向中国交出400多东突分子?沙拉对华做出重大承诺,外交部火速回应

Connor 火币中国 2025-11-21 1 0

据极目新闻报道,2024年12月,叙利亚政权发生剧变。巴沙尔·阿萨德的垮台不仅改变了叙利亚的政治格局,也在国际间掀起了巨大波澜。随着新总统沙拉(朱拉尼)的上台,叙利亚外部关系的调整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中叙关系恢复的过程中,沙拉政府的行动与承诺成为了决定未来走向的重要变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在恢复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方面表现得尤为谨慎。与美国、俄罗斯、欧洲乃至部分阿拉伯国家相比,中国是最后一个恢复与叙利亚政府正常外交接触的大国。中方的态度显然受到叙利亚新政府内部分子,尤其是“东突分子”的严重影响。直到2025年11月17日,叙利亚外长希巴尼首次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恢复,随之而来的是中叙之间的一份联合声明。

巴沙尔垮台一年后,叙利亚向中国交出400多东突分子?沙拉对华做出重大承诺,外交部火速回应

编辑

联合声明明确表明,中国承认叙利亚新政府,愿意在政治、经济、安全和反恐领域与叙利亚加强合作。而叙利亚方面也在声明中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外交承诺,明确表示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的中东政策,并保证不会允许任何反华势力利用叙利亚领土进行破坏中国安全和利益的活动。这一承诺尤其与“东伊运”问题密切相关,是中方对叙利亚是否能够履行承诺的关键所在。

叙利亚内战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各方军事力量的博弈上,还体现在各类极端武装势力的参与其中,尤其是“东突分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东突分子,尤其是与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联盟的联系,使得这些武装力量在叙利亚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巴沙尔政权倒台后,沙拉政府接手了由这些武装力量组成的一部分军事力量,这其中不乏东突分子。

这些东突分子不仅在叙利亚的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在叙利亚新政府中占据了军事指挥职务。对于中国来说,这些武装分子代表着潜在的威胁,尤其是在新疆问题上,“东伊运”被认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中国政府对于叙利亚新政府内部的东突分子问题早有警惕,并多次表达过关切,要求叙利亚采取措施,防止这些势力在叙利亚境内建立据点,甚至直接参与到对中国的恐怖活动中。

巴沙尔垮台一年后,叙利亚向中国交出400多东突分子?沙拉对华做出重大承诺,外交部火速回应

展开全文

编辑

在叙利亚外长希巴尼的访华过程中,中方要求叙利亚新政府做出一系列承诺,确保这些东突分子不再对中国构成威胁。特别是在11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毛宁发言人提到,叙利亚承诺将采取措施,不允许任何反华势力利用叙利亚领土。中方对此表态,期望叙利亚履行承诺,采取具体行动。希巴尼随即表示,叙利亚政府将积极合作,在反恐和安全领域与中方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然而,关于叙利亚是否会交出400名东突分子的消息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据法新社报道,叙利亚政府正计划将这些分子交给中国,但这一消息随后遭到了叙利亚外交部的否认。希巴尼称此为“不实消息”,并未确认该计划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叙利亚新政府与土耳其的复杂关系是这一问题的另一层次。土耳其一直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并为东突分子提供庇护。东突分子在土耳其的活动空间相对宽松,土耳其与这些武装力量有着复杂的合作关系。因此,即使叙利亚政府有意采取行动,土耳其是否愿意放行这些分子回中国,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土耳其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尤其是围绕新疆问题的敏感性,可能成为阻碍这一步骤的重要因素。

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毫不含糊:“东伊运”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叙利亚的新政府能否兑现其承诺,将直接影响中叙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中国希望看到的是,叙利亚采取实际行动,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威胁,而不仅仅是口头承诺。

巴沙尔垮台一年后,叙利亚向中国交出400多东突分子?沙拉对华做出重大承诺,外交部火速回应

编辑

尽管叙利亚新政府在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上表现出了合作的意愿,然而,实际操作中的挑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如何处理东突分子的身份问题上,叙利亚政府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压力。中国对叙利亚的期望显然不止于外交辞令,而是希望通过实际行动,确保这些极端分子无法在叙利亚境内继续威胁中国的利益。

对于沙拉政府来说,如何平衡与土耳其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东突分子”的归属问题,将是其外交政策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叙利亚是否能够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支持下。

总结来看,叙利亚新政府在与中国的外交互动中做出的承诺,虽已表明其在反恐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意图,但真正能否兑现这些承诺,仍需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中国作为一个在全球反恐行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显然不会容忍任何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而叙利亚是否能够在这一点上达成中方的要求,将决定两国未来关系的走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