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高市早苗对中国称呼有变,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

Connor 火币中国 2025-10-24 5 0

最近日本政坛有个事儿挺热闹:高市早苗当上首相都三天了,左等右等也没等来中国的贺电,急得不光她自己上火,连日本记者都忍不住在咱们外交部的发布会上“逼问”——这贺电到底还发不发?

要是往前看,日本前几任首相可没这待遇。就说去年石破茂刚当选那天,当天就收到咱们两封贺电;再早的菅义伟、岸田文雄,就算慢也没拖过三天。这么一对比,高市早苗这“等待时长”算是独一份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里面肯定有门道。

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高市早苗对中国称呼有变,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

为啥中方没按“惯例”发贺电?得先说说高市早苗以前的所作所为。她可不是一般的政客,是出了名的极右翼,对中国的态度一直特别硬。以前动不动就喊“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想掺和咱们台湾的事儿;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她连日本二战侵略的历史都不承认,说那是“自卫”——这话说出来谁信啊?日军都打到别人国土上烧杀抢掠了,哪来的“自卫”?除此之外,她还总想着去参拜靖国神社,那地方供奉的可是二战甲级战犯,这每一件事都踩在中方的底线上。

再说高市早苗上台后的日子,也没她想得那么风光。刚上任就遇上大麻烦:以前跟自民党一起执政的公明党,因为她重用跟安倍、麻生关系近的保守派,直接闹掰退出了联盟。没了这个盟友,执政力量一下就弱了,她只能拉“日本维新会”这种派系来凑数,可这派系里还有被咱们制裁过的汉奸石平,成色可想而知。自民党内部也不服她,不少人觉得她撑不到下次选举。更头疼的是经济,日本现在债务都超过GDP的250%了,通胀也压不住,她竞选时喊的“稳物价、保就业”目标能不能实现都是个问号。

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高市早苗对中国称呼有变,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

展开全文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节骨眼上,中方的贺电对她来说就不是简单的“礼节”了,而是能撑她政治面子、稳固地位的关键。所以高市早苗也开始变了,以前的强硬态度收了不少,还主动释放示好信号:原本计划的“拜鬼”活动先搁置了,施政演说草案里把中国叫成“重要邻国”,甚至主动邀请中方搞“首脑会谈”,说想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跟她以前的调调比,简直是180度大转弯。

面对日本记者的“逼问”,咱们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回了16个字:“中方已经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这话听着客气,其实藏着深意。紧接着发言人还补了一句,说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立场一直没变,希望日方别跑偏,得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在历史、台湾这些大事上守住以前的承诺,别破坏两国关系的基础。

这话其实把话说透了:不是中方故意不发贺电,而是贺电这东西,从来不是走个过场的“见面礼”,而是对两国关系未来走向的认可。高市早苗想拿到这份认可,光靠嘴上示好可不够。她以前说过的那些极端话、做过的那些糟心事,得用实际行动去弥补——比如真正承认历史、不插手台湾问题、别总想着扩军备战。她施政演说里一边说要“战略互惠”,一边又要把防卫费提到GDP的2%,还想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这种“两面性”中方看得清清楚楚。

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高市早苗对中国称呼有变,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

说到底,现在不是中方催着要给她贺电,而是高市早苗得想明白:中日关系要想好,关键在她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要是连历史、台湾这些最基本的原则都守不住,别说贺电遥遥无期,中日关系再恶化下去,她那本就不稳的首相位置,恐怕更坐不住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