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Connor 火币中国 2025-11-04 1 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中国版图上,覆盖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的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坚挺的脊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记者近日在中部地区走访调研,高质量发展的新风扑面而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氢气进入精密高效的“超级冰箱”快速液化,新研发的激光雷达对铁路道床开展高精度扫描;发展科技农业,无人驾驶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直面急难愁盼,新增普惠性托位缓解“带娃难”,长期护理保险减轻失能家庭照护和经济压力……

从湘楚大地到中原沃土、从徽山皖水到三晋之地,中部各省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求真务实、乘势而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提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进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作为原材料的精线不断进入一体化多工位冷镦成型机,另一边直径24毫米的螺丝钉半成品则以每分钟65个的速度被吐出。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展开全文

这是2025年10月27日拍摄的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戴明轩 摄

这些看似普通的零部件在工业领域被称为紧固件,是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内部连接不可或缺的“工业之盐”。申亿精密董事长王凯波介绍,为了配套当地不断取得突破的制造业,公司持续在材料、模具、热处理工艺和在线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实现了中国制造大型工程设备回转支承连接螺栓等关键产品的国产替代。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背靠湖南深厚的制造业集群资源,我们将继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打造绿色、智慧、标准的精密零部件现代化工厂标杆,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当好‘底座’。”王凯波说。

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位于中国光谷的武汉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工程师们正在调试最新研发用于铁路道床状态测量的激光雷达。测试数据显示,这款雷达能够在160公里的时速下,对10米范围内铁路道床开展每秒500次、精度达正负2毫米的精准扫描,铁路道床的细微变形也能被快速发现。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这是2024年3月16日在湖北武汉中国光谷未来科技城拍摄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在光谷,这样的创新突破层出不穷。中国光谷,以“光”命名,因“光”闻名,现已成为多个全球“首创”“第一”的诞生地。立足国家所需、湖北所能,当地正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中国光谷加速迈向“世界光谷”。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粮仓,中部六省生产着全国约三分之一的粮食,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有5个在中部。

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晚稻已基本收获完成,道路两旁的空地上铺晒着丰收的稻谷。刚忙碌完收获季工作的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姣军,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水稻田里的新装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这是2025年10月28日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拍摄的田间设施管控中心。新华社记者 戴明轩 摄

“现在种植和收割不仅用到了各种无人驾驶农机,物联网设备也能承担许多工作。”她指着农田旁的苗情监测摄像头说,当发现水稻出现缺水等情况,农户通过App简单操作即可实现精准灌溉。

记者在多个农业生产基地看到,机械化、标准化、智慧化正在成为标配,让曾经“靠天吃饭”的农业变得更加精准可控。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中部地区正从多方面发力——河南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江西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多地推出种业振兴计划……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作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中部,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和新能源布局上正蹄疾步稳。

“滴滴滴……”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官地矿,AI智能煤流监测系统监测到输送原煤的970主运皮带520米处有异物发出警报,停机程序自动启动。短短1分钟,一起可能导致皮带撕裂并在以往很难及时发现的事故被避免。

这套系统能够自动对皮带上的异物等进行精准识别,官地矿的皮带能耗及设备故障率均降低了5%。截至8月底,山西已经有298座智能化煤矿、55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

在安徽阜阳,一座由中科富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液氢工厂已于今年投产,其核心设备就像一台管道交错的“超级冰箱”,每天可高效制取超过5吨液氢。

“液氢制取是氢能产业链的‘咽喉环节’,可提高氢能储运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中科富海董事长张彦奇表示,当下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速,为匹配未来氢能需求增长,他们正在推进日产能10吨至30吨的更大规模装置落地,同时布局储运等上下游环节,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畅通: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激发活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是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正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架起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打通科技创新在产业落地中的堵点难点,助力创新活力不断涌流。

近几年,“科创”正成为安徽的鲜明标签,来皖的科技人才“科漂”群体也逐渐壮大起来。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2025年9月21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展”上体验由安徽猛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无人驾驶飞行摩托。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我们是一家研发智能超轻型飞行器的公司,7月初来到合肥,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给我们对接了很多资源,当月10日就给我们找到了场景合作方。”安徽猛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权权说,“当地的创新支持政策明晰且迅速,产业配套也很完善,实验室里的成果能够快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科大硅谷公司常务副总裁张立野说,平台打造的科漂驿站、科漂训练营等帮助很多有创新创业梦想的科技人才解决初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更加主动、精准联接长三角科技、产业、资本和人才资源,提升科创孵化的国际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这是2023年6月9日拍摄的安徽合肥的科大硅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大岗 摄)

全会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在湖北,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全国首个全链条公平竞争审查系统,通过线上联合审查、政策措施自动采集、自主识别违规线索等方式,实现对湖北4060个单位的政策措施起草、审查、抽查监督、问题闭环处置等全流程管理。

湖南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改革,系统生成招标文件、智能辅助评标、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有效杜绝人为干预、“萝卜招标”。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中部虽然不沿边不靠海,但如今正逐渐打破腹地局限,构建起联通中外的大通道。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畔的河南周口港,吊机起起落落,把一个个集装箱装进停靠在码头的货船上。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这是2025年1月7日拍摄的周口中心港范营作业区。新华社发 (刘俊涛摄)

“看中周口港的水运优势,我们在附近投资50多亿元建设了占地2000多亩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产业园负责人韩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铁路相比,进口大豆到连云港直接装船走水路到周口港,每吨省运费约20元。按一年进口80多万吨大豆计算,如果一半走水路,一年可节约运费800多万元。

周口港已开通24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9条国际水运通道,串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下一步我们将以畅通道、强枢纽、优服务、提智能、促绿色为主线,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群,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周口临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邓昌锋说。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这是2024年6月5日拍摄的黄石新港三期工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位于鄂赣皖湘四省城市群中间地带的黄石新港,货轮从这里出发,可以直达韩国釜山;在湖南西部的怀化,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怀化西—钦州港东”点对点班列次日达,当地出口贸易额去年首破百亿元大关……

中部地区正持续织密通达全国、辐射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惠民: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河南开封誉杰康寿养老服务中心长期护理保险区,来看望父亲的张女士见护理人员照料父亲专业又细心,感到欣慰又安心。开封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后,张女士向当地医疗保障局提交了申请,并很快完成失能等级评估,拿到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确认单。

长期护理保险每月按规定报销失能人员的护理费用,由专业人员接单落实,解决失能家庭的照护难题,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我们将继续运行好、用好长期护理保险,为更多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开封市医保局副局长马瑰芳说。

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中部多地正推动更多资金“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山西太原实施的县级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全覆盖项目,新增了1.2万个普惠性托位;在湖北,当地针对不同阶段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短期住宿、租房租金减免、购房奖补等支持……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2025年10月29日,农民在江西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的辣椒分拣中心分拣辣椒。新华社记者 戴明轩 摄

在嗜辣的江西,辣椒是当地主要种植的蔬菜之一。牛初乳、小美好、正青春、老腊肉、满堂红……位于高安市上湖乡的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内,同一品种辣椒根据坐果后不同生长天数和不同辣度被分为5个等级,每斤售价最高超百元。

当地建设的2000亩高标准蔬菜大棚已投入使用,逐渐在乡域内形成以辣椒产业园为中心,向精深加工、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多方辐射的全产业链模式。目前产业园带动周边乡镇百姓务工300余人,带动富硒辣椒种植约1万户,每年亩产平均收入达到1.3万元。

上湖乡党委副书记黄鑫说:“我们将继续提高辣椒品质和产量、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高安辣椒品牌擦得更亮,让乡亲们日子更红火。”

调研采访中,湖南益阳智慧养殖的大闸蟹、江西南丰不断完善的蜜桔产业链,无不让人感受到乡村振兴热潮涌动。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2025年10月30日,蟹农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河坝镇捕捞大闸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会提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口密集的长沙望城区东湖路社区,社区片长、物业管家、楼栋组长及居民志愿者“四人成团”,组成11支队伍,每季度开展“三长敲门行动”,为居民解决细碎又重要的生活小事。社区还在公共法律服务站开设了“周三律师日”“周五小区接待日”,有法律专业背景的邻长轮流值班,帮助居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2025年10月27日,志愿者在湖南长沙高塘岭街道东湖路社区指导老年人做手工。新华社记者 戴明轩 摄

“居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提高什么、推进什么。”东湖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本丽说,“我们将在日常工作中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服务居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际行动,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文字:新华社记者

视频记者:幸培瑜、徐中哲、丁春雨、范军威、余刚、郭杰文、白斌、姜亮、尚昆仑、杨琳、潘志伟、王自宸、徐伟

海报设计:赵丹阳

统筹:陈炜伟、郝静、刘莲芬、邱世杰

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评论